欢迎光临广西艺术学院艺术研究院!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时讯>艺研新闻>详细内容

艺研新闻

明确目标,稳中前进——艺术研究院2018级硕士研究生中期学术讲座

发布时间:2020-09-23 17:40 浏览次数: 视力保护色: 【字体: 来源: 作者: 图片:

  2020年9月17日上午9点,艺术研究院在民研所多媒体教室举行了2018级硕士研究生中期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2018级10名民族音乐理论方向与4名民族音乐研究方向硕士研究生作现场讲座报告,艺术研究院2019级、2020级研究生旁听学习。

  本次学术讲座由我院副院长张燕根教授主持,陈坤鹏教授、吴霜教授、吴宁华教授、刘玲玲教授、漆明镜教授、周国文副教授、楚卓副教授、蒋燮副教授、肖文朴副教授、朱腾蛟博士等担任讲座评委

   14位同学讲座的内容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就两年来的思想表现、学习内容、科研创作、社会实践等方面进行了简要的汇报。第二部分就各自主讲内容展开了生动有趣的讲演,在坐的评委做了精彩的点评。

 

(学生汇报)

李洺莲同学在“黑水县嘉绒藏族婚俗仪式音乐简述”的讲座中,重点阐述了嘉绒藏族婚礼的流程以及用乐情况,指出研究嘉绒藏族婚礼音乐是了解、保护其地方文化的重要渠道。刘芳同学的讲座以其中一次田野工作经历为例,阐述了钦州政府与民间艺人对剧种的保护与传承,从而探究钦州采茶戏音乐文化传承中国家在场的力量。鲁松同学“广西活动膜鼓类乐器现状调查及其功能特征解析”的讲座中,重点对广西四种活动膜鼓的声学特征、制作原理、调音机制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强调活动膜鼓类乐器与当地的民俗文化及其仪式场域有着紧密的关系。牛晶晶同学的讲座结合自己学奏侗笛的经验,详尽的分析了侗笛的律制、声学构造、发声原理,揭示了侗笛与笛子歌的内在联系。全容菲同学通过多次田野调查对桂南采茶戏的唱腔特点、伴奏风格、剧团现状等内容进行了概述,揭示了桂南采茶戏的现代形态。万婷同学结合自己多年学习福建筝的实践经验,重点从“起于筝”“源于乐”“成于人”三个方面论述福建筝派的前世今生,强调了福建筝源于古乐合奏。王世文同学主要对雷州歌、姑娘歌、雷剧、三者的三世同堂现象进行了阐述,对雷剧的三类唱腔,雷讴、高台、混合类进行了简述,从而揭示了三种唱腔的同源性。韦庆炳同学结合史书记载,运用音乐图像学及民族音乐学理论方法,梳理匏琴在东南亚传播路径与发展演变情况,并解析了当今存见的演奏技巧。该同学现场演奏泰国匏琴,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向杰同学围绕桶井乡的人文地理环境、班社基本情况、仪式过程等方面对桶井乡土家族“过关”仪式进行基本阐述,强调了仪式音乐背后的文化价值与意义。易音晓同学主要介绍了自己的采风点——合浦县党江镇倒流村九头古庙,并阐释了自己选择该地点的缘由,对妈祖信俗的发展历程作了简要陈述,发现九头古庙的妈祖祭祀仪式与祖庙福建湄洲岛妈祖庙祭祀仪式有着源流关系,但也存在一定的地域差别。王乐同学结合自己学奏马骨胡以及制作马骨胡的实践经验,深入探究骨胡的制作技艺与流程,强调马骨胡制作需要将其放置于整个民族特色、民俗语言的语境之下,再配合繁复的制作工艺,才可制作出具有壮族特色的马骨胡。王军梅同学通过前期对广西彩调历史文献的梳理与归纳,主要阐述了目前学术界对彩调的现状分析,针对其有争议的部分做出见解。田慧敏同学主要叙述了马山、宾阳、上林地区丝弦戏剧团的发展现状,通过比较研究,寻求其差异以及造成差异的根本原因,从而探寻丝弦戏剧团的传承与发展。艾鑫同学主要对武宣“欢”的音乐特点、传承发展进行了深入阐释,从传承现状探寻其文化内涵。

(教师点评)

  两组评分老师,分别对14位同学的讲座进行了逐一点评。首先充分肯定了同学们近两年来扎实的田野考察,并对讲座中所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了专业指导。其次,不断强调同学们应该增强问题意识,提升自己的学术思辩能力。


小 结

  此次中期学术讲座涉及内容广泛,即是对2018级研究生两年来的学习成果汇报,也是对于2019、2020级研究生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通过此次学术讲座的召开,2018级研究生回顾了两年来的学习成果以及对未来的展望,为自己的硕士毕业论文做足充分的知识储备。为期一天的学术讲座完美落下帷幕,祝2018级研究生们顺利完成中期学术讲座,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砥砺前行。



撰稿:成思禹、陈雨江、罗梓涛、田慧敏

图片:罗梓涛

编辑:田慧敏

审核:张燕根

8eb77952bd71423889471450d05ff995.jpg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