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广西艺术学院艺术研究院!今天是:

新闻动态

应有勤教授《东南亚乐器的声学类型和开发瞻望》学术讲座圆满完成

发布时间:2023-05-26 22:40 浏览次数: 视力保护色: 【字体: 来源: 作者: 图片:

   2022年11月30日下午,上海音乐学院研究员应有勤教授在广西艺术学院广西民族音乐博物馆一楼多功能厅举行题为《东南亚各民族竹乐器的声学类型和开发瞻望》的学术讲座,主要为我们讲解了竹制乐器的声学类型和能不能开发以及建立乐团实践方面的内容。讲座以线下的方式进行,广西艺术学院艺术研究院民族音乐理论、民间音乐研究两个研究方向的研究生与相关老师共同聆听了此次讲座。讲座由广西艺术学院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广西民族音乐博物馆馆长楚卓主持。

   应有勤老师以历史学家曾提出过人类在新石器时代之前或之后有一个竹器时代的猜想进行导入,并指出竹制乐器是广西和东南亚品种最多的民间乐器。他从声学的角度将竹制乐器的振动体类型分为三大类:一是竹子本身的振动;二是竹管内空气柱的振动;三是涉及竹子本身和竹管内空气柱二者的振动。应老师在本次讲座主要讲解了前两种振动方式,并强调,振动的竹乐器一定需要激发体和共鸣体。

   竹乐器的激发方式分为间接激发、直接激发和吹奏激发。间接激发是手不碰竹管,通过击空心掌,冲出空气,激发管内(前端开放,后端封闭)气柱振动。直接激发,如越南拍管琴(ding pa)用一根棒端连着弹性的软拍,拍击管端,使管前端瞬间封闭,激发管内气柱振动。吹奏激发是口吹竹管端或吹孔的边棱,激发竹管内空气柱振动,比如笛、萧、竹管风琴等。

   耦合共鸣的竹乐器分为棒管分体的耦合振动、棒管一体的耦合振动、管自体的耦合振动、采用“开管共鸣”的棒管一体的耦合振动四种。第一种棒管分体的耦合振动,其模拟来自非洲的原生态“巴拉风”(Balaphon)和“马林巴琴”(Marimba),采用“分体”的棒振动频率与竹筒内气柱频率的耦合振动,“竹排琴”也借鉴了此原理。第二种棒管一体的耦合振动,竹管呈棒型。半段瓦状连着半段管状成为整体棒,棒振动的频率与半段闭管内气柱频率相同时,形成“耦合振动”。第三种管自体的耦合振动,基诺族的“七轲”把竹管截成棒型,底端由竹节封闭,属两端自由的棒振动体。因管侧切有宽缝,缝的下半段充当了共鸣管,也可看作瓦的半圆周的扩大,是大半圆瓦与管连体的频率与下半段管内空气柱发生耦合共鸣。然后定成不同音高,而实际听或测试,七根管大多不是耦合共鸣。


d1f7c5e7e17543ddbb26752de17c5b61.jpg

三位老师给同学们展示竹乐器的耦合振动

933e363e06ed4828868c46323f4c4edd.jpg

讲座结束后师生交流

   通过应老师的讲解,让我们了解了竹乐器的振动方式与发声原理,激发了同学们对此继续学习的动力。讲座结束后楚卓老师表示,此次应老师的讲座非常有指导意义,希望我们音博馆在各位专家的大力支持与协作下,发挥广西与东南亚竹文化的地缘优势,积极探索竹乐器的制作、展演等方面,为中国与东盟音乐文化的交流拓展新的契机。

772fdcefc6f74d8e8c84fafc328bcf0f.jpg


   主讲人:应有勤教授,上海音乐学院研究员,1969年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并留校任教。1980年,在上海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工作。研究领域:乐器学、乐律学、古谱学。代表性科研成果有《中国古代器物大词典·乐器卷》(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中外乐器文化大观》(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中国音乐之旅·民族器乐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中国乐器大词典》(上海教育出版社2016);《论东方民族乐律的不确定性》(《中国音乐学》1987.3);《口弦综合考察》(《中国音乐学》1988.2);《重新认识甘美兰的斯连德若音阶》(《中国音乐学1997.2-3);《曾侯乙编磬悬法与旋宫》(《黄钟》1998.3);《乐器的音位分类——乐器分类学的新视野》(《音乐艺术》2011.3);《原生态泛音乐器及其音阶的比较》(《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3.3)等。




分享到:
【打印正文】